廉政文化

厦门:清风有韵海当吟

发布时间:2020-09-24  浏览次数:

​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杂志 


       厦门,别称“鹭岛”,其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算起,可追溯到西晋太康年间。1700多年的时光,给这座城市刻下了深浅不一的印痕,把厦门打磨成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。  

厦门同安孔庙 何东方/摄

长风吹浪筑起大厦之门

 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。西北太平洋潮水的冲刷,让厦门的土地丰饶肥沃。宋朝时,这座原隶属泉州府同安县的一个农渔之岛,因农业丰收、“一茎数穗”而得名“嘉禾屿”。明代,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各省,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海防,特派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增设卫所。据《明史》记载:“德兴至闽,按籍佥练,得民兵十万余人,相视要害,筑城一十六,置巡司四十有五,防海之策始备。”洪武二十年,筑“厦门城”,意为“华厦之门”,“厦门”之名自此载入史册。

  “分控东南接大荒,八闽门户此雄疆。山身戴石千头黑,海面粘天一气黄。”清朝李惺写的《厦门》一诗不仅描写了山海景色,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厦门乃兵家必争之地。数百年来,厦门成为抵御侵略而长期存在的海防前哨。“厦庇五洲客,门纳万顷涛。”厦门更是通商裕国的口岸、开放合作的门户。

  “城在海上,海在城中”,厦门的许多故事与海相关:郑成功训练水师驱除荷兰殖民者、收复台湾;一艘艘船满载着茶叶和瓷器,由厦门港出发驶向世界各地;华侨渡海下南洋谋生,又把辛苦赚来钱化作“侨批”,漂洋过海寄回故乡;新中国成立后,厦门人工移山填海,让厦门从“孤岛”变成“半岛”;1958年金门炮战,厦门百姓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严守海防,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;改革开放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,让厦门的朋友圈如海水的涟漪层层荡开,越来越大……2017 年9 月3 日,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,称赞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、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。  

鼓浪屿郑成功像 阮俊杰/摄

故垒风云见证爱国情怀

  在厦门,几乎人人都有“郑成功情结”,位于鼓浪屿复鼎岩上的郑成功雕像高高矗立,这是朴素的百姓对他表达推崇和敬仰的一种方式。郑成功39岁的短暂人生里,有十多年时间留给了厦门。他以厦门为口岸大力发展海上贸易,使那段时期的厦门成为闽南最主要的港市聚落。可以说,厦门港的兴盛始于郑成功。

 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,郑成功被广为传颂的,还是他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。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,在那里建立了殖民统治,进行残暴的压迫和掠夺,每日都有大量的台湾百姓因不堪忍受荷兰殖民者的压榨,逃奔至厦门。目睹荷兰殖民者的暴行,郑成功内心如焚,命令各港口以及有关的地区,不准去台湾贸易,使荷兰殖民者陷于被封锁的困境。面对荷兰军队的近代武器装备及部分将领的畏难情绪,郑成功坚决表示:“台湾非吾亲征不可”,亲自率领三万多将士抗衡对垒达9个多月,台湾回归祖国怀抱。

  在郑成功去世后的两百多年后,他的爱国精神感染了一位华侨——陈嘉庚。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,陈嘉庚将厦门大学选址在郑成功的演武厅和演武池,以此教育学子学习郑成功抗击外敌入侵并取得胜利的精神。  

陈嘉庚

  爱国,是贯穿陈嘉庚87年人生的一条主线。上个世纪初,陈嘉庚到新加坡去经商,因经营有道,他成了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富豪。然而陈嘉庚兴办实业,不是为了腰缠万贯、贪图享乐,而是为了报效桑梓、富强祖国,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立志一生,所获财利,概办教育,为社会服务,虽屡遭困难,未尝一日忘怀。”

  自1913年在家乡集美兴办小学开始,陈嘉庚一生资助或创办的学校有118所。他1919年捐助兴办厦门大学时,公开认捐金额是其当年资产总额的两倍。他所经营的企业被收盘后,为了抗日筹赈,陈嘉庚“常月捐,至战事终止,每月国币贰仟元”。而他一个月的花费,不过2元钱。

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,也是陈嘉庚先生的毕生追求。晚年的陈嘉庚,请人在鳌园刻录《台湾省全图》,念念不忘国家统一,这位老人最后的遗言是:“最要紧的是国家前途”“台湾必须回归中国”。  

嘉庚故居外景

碧海清流传诵新风廉韵

  位于同安东溪西畔的孔庙,数百年来一直为当地所敬重。不仅因为学子们常来祈福,还因为孔庙里供奉的清官廉吏。

 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,泉州府同安县(今属厦门市同安区)迎来了一位叫朱熹的年轻人。朱熹在同安县任主簿4年。在这4年里,他为官勤政,爱民亲民,修孔庙、建书院,完成了“逃禅归儒”的思想裂变,因而同安被看作是“朱子学”或叫作“闽学”的发祥地。

  在朱熹传播学问的孔庙左侧,还有一座他倡建的苏公祠。苏公祠里供奉的,就是出生于同安的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、政治家苏颂。他一生为官,从地方官一直到宰相,始终两袖清风。《宋史苏颂传》记载:苏颂任尚书、宰相时却“赡给常苦不足”。为了节约,常常裁下碎纸片写字,“未尝妄费寸纸,每剪碎纸为签头,稍大者抄故事”。他不仅言传身教,在“苏氏家规”中训示子孙“处事必公”“为官必廉”,还推而广之,上书皇帝不要劳民伤财、急于大兴土木,使举世皆行节俭之风、廉洁之德。

  一个人清廉为民,还是爱权爱财,老百姓心里有杆秤,并忠实地体现在言行上。纪念厦门本土清官池浴德的“清风浴德”公园,常年人流如织。池浴德,嘉靖四十四年进士,因在浙江遂昌县任知县时一扫官场歪风邪气、处理陈年积案、宽严限期追征赋税且接待百姓申冤告状只要他们带半升米即可,人民感恩戴德,称其“池半升”。

  池浴德最有名的故事,要数“万人曳舟”。1570年,朝廷晋升池浴德为南京吏部考功郎,临行那天,全县男女老少“前后绕拥”赶来送行。出发那天,遂昌人争先恐后来抬轿子,到了龙游县后,他改乘船只,临行时万民拉住船不让离开。最后池浴德只能趁半夜人静,暗中解开船缆而遁,船行老远还能听见岸上百姓送行的恸哭。后来遂昌百姓集资建起“曳舟亭”,题上“江水比恩犹有底,溪云护石更无心”以示纪念。

  在天风海涛的长期涤荡中,生活在厦门的每一个人早已习惯了海洋的滋养。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就像穿行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,一些清廉因子早已不知不觉渗透进城市的血液,也渗透进老百姓的心里。(作者:蔡怡琳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,厦门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)




网站备案:闽ICP备05012398号 Copyright © 2008-2009 WWW.XMOC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维网科技